2022年,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“4·27”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、财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按照统一部署,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,推动财政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。
一、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
(一)加强党对财政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,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。深刻认识和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,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,局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,通过党组会、局长办公会对法治建设重要事项、重要问题进行研究部署,并将履职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。抓好领导干部法治学习教育,组织专题学习宪法、习近平法治思想等,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。
(二)加强统筹谋划,推动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地落实。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求,制定局贯彻落实《钦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》工作方案,组织实施《钦州市财政局<法治钦州建设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>贯彻落实方案》《钦州市财政局贯彻落实<钦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>工作方案》,确保法治建设涉及财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。
(三)依法履行财政职责,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加强财政收支管理,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坚决兜牢财政金融风险底线,确保财政稳健安全运行,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。立足财政职能,积极履行财政部门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、司法体制改革中的职责,保障行政执法工作经费。
(四)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推进职能转变。依法依规开展财政权责清单动态调整。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财政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达87.78%。及时调整编制实施清单(办事指南)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便利服务。持续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,有效规范行政检查行为,提高监管效能。
(五)依法规范程序,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。严格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,执行局重大行政决策具体事项和量化标准,制定局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,推进财政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。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,在重大决策、行政执法、合同审查、纠纷处理等工作中,安排法律顾问深度参与,充分听取法律顾问意见,防范和降低财政法律风险。
(六)加强监督管理,持续推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。严格遵循文件制定程序,按规定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及备案。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。持续开展财政制度文件综合清理工作,完成对2021年以前以本局名义印发的政策制度文件的清理,决定废止11件、失效5件、修改6件,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、依法理财提供制度支撑。
(七)规范执法行为,提升行政执法水平。切实履行会计、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财政监管职责,对1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,对5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开展监督评价,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对1家代理记账机构开展检查,严格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,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切实维护财经秩序。对可适用调解、和解方式解决的投诉,引导双方就争议问题消除误解,合理维权。
(八)依法履职,有效减少矛盾纠纷。坚持依法行政、依法理财,将财政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,切实减少矛盾纠纷。2022年我局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,依法提起仲裁申请1起,切实维护国家财产权益不受损害。
(九)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增强法治观念。制定《钦州财政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(2021-2025年)》并组织实施。抓好宪法、民法典、会计法、政府采购法、预算法、各单行税法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,开展宪法宣传周、国家安全教育日、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、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,推动法律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农村、进网络、进企业。
(十)主动接受监督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配合推进人大预算联网监督,做好预算执行、预决算草案报告工作。办理人大建议3件(主办)、政协提案6件(主办),代表委员满意率达100%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,畅通举报投诉监督渠道。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及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,规范财政运行管理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问题
2022年,财政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也存在一些不足,如财政干部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意识、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,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在财政行政执法工作中利用率不高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等。
三、2023年工作打算
2023年,我局将继续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,深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。
一是坚持党对财政法治建设的领导,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财政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。
二是依法履行财政职能,严格遵守决策程序规定,强化对财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,进一步规范财政运行管理。
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加强财政领域执法力度,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。
四是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健全化解矛盾纠纷机制,营造公平竞争开放的市场环境。
五是加强财政法治宣传教育,落实财政“八五”普法规划、普法责任制,着力提升财政干部法治素养。
解读